3月26日,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AI的发展是否威胁毕业生就业”辩论赛。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新兴技术对就业格局的影响,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与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力。
多维视角:学术与现实的交融
比赛当日,两支参赛队伍围绕辩题展开激烈交锋。正方观点鲜明,认为AI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毕业生就业构成威胁。他们指出,AI取代了大量传统岗位、提高了就业门槛、加剧了市场分化、改变了就业规则。面对AI浪潮,我们不仅要看到机遇,更要正视挑战。只有充分认识到AI对就业市场的冲击,才能更好地帮助毕业生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就业危机。
反方则据理力争,强调AI技术并非毕业生就业的“威胁者”,而是创造新机遇的“推动者”。他们表示,AI的发展催生了大量新的产业和就业岗位。这些新兴岗位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薪资待遇较为优厚,发展前景广阔,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职业上升通道。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相关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据统计,仅在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缺口就达到了50万人以上,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大。
此次辩论赛不仅是一场语言与思维的盛宴,更是学院在育人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行业前沿、思考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积极调整育人方向,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培养学生掌握AI相关技术与应用能力,使其成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经济与管理学院将以此次辩论赛为契机,持续开展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丰富育人内涵,提升育人质量,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筑牢坚实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AI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稿: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