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宣传学生资助政策,提升政策知晓度和影响力,6月23日至6月26日,经济与管理学院“戎光助梦”宣讲团奔赴安徽泾县开展资助政策宣讲活动。
入校园:宣纸传薪映学路,资助春风润青苗
第一站,宣讲团走进昌桥乡童疃学校,经管学院学生会主席胡一瑞化身“政策讲解员”和“职教代言人”,围绕“奖、助、贷、勤、免、补、偿”七位一体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一进行讲解,并详细介绍了学院优质的教学资源,让同学们看到了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无限可能;入党积极分子、学生资助工作站站长邢博学化身“红色故事的讲述者”,她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的先进事迹为切入点,详细讲述了新四军在泾县这片土地上赤诚爱国、浴血奋战的英雄赞歌;退役复学火箭兵赛米江·司地克聚焦国家征兵政策,向同学们清晰勾勒出“优先选拔使用、学费补偿代偿”等激励蓝图,并鼓励青年学子响应祖国召唤将青春热血融入强军伟业,在绿色军营中淬炼成钢实现人生价值。最后,退役复学特种兵刘永迪化身安全卫士,围绕暑假防溺水、防电诈、交通安全三大主题展开宣讲。她用真实鲜活的案例宣传“快乐放暑假,安全不放假”思想,为同学们筑起一道坚实的暑期安全防线。
入乡村:星火燎原田畴上,政策甘霖沃新芽
宣讲团在泾县童疃村设点咨询,在村委会的协助下与有需要的家庭围坐一堂促膝交流。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资助与征兵政策化作涓涓细流,滋润着乡村学子的心田。现场气氛热烈,一位同学激动地表示:“政策宣讲让我豁然开朗,更加坚定了我参军报国的决心!”
入家庭:叩门问需连心桥,枝叶关情绘同心
设点咨询结束后,宣讲团在村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泾县12户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每一次敲门,都是一次心与心的靠近,每一次交谈,都是一份希望的传递。他们耐心倾听家庭的实际困难,细致解读适用的资助政策,用真诚的话语和实际建议,为身处困境家庭送去温暖与光亮。
传承之光:一笔一画承古艺,一言一行映赤诚
泾县,是皖南革命火种的燎原之地,也是世界级非遗宣纸的发源地,宣讲团怀着崇敬之情,前往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祭奠英烈,在缅怀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泾县宣纸产业园汉唐纸坊,他们亲身体验了这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尤其令人动容的是,宣纸匠人曹师傅布满岁月痕迹却沉稳有力的双手,印证了他56载的坚守,将“择一事,终一生”的匠心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刘永迪在洁白的宣纸上挥毫写下“政策暖泾县迷彩映丹青”,青年一代将怀揣对曹师傅等匠人的敬意与报国情怀,在时代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次皖南之行,“戎光助梦”宣讲团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从回溯泾县红色历史、传承新四军精神,到走访村民传递资助温暖;从退役军人为学子筑牢安全防线,到深入乡村播撒政策火种,他们用青春的笔触,在实践中诠释“尚德修能”的品格,在“知行合一”中彰显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供稿: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