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365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典型引领 | 外语学院:党建领航分类评价改革,激发教师多元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7-20 9:24:19浏览次数:10

一、工作背景:服务改革大局,破解发展瓶颈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央决策。《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改革教师评价,把师德师风作为首要标准,并重视教育教学的实际成效。”学校正处在创建职业本科和新双高院校关键时期,需要在各方面进行改革,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教师分类评价方案是学校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学校发展的重大成果,积极推进落实学校改革发展是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责任。外语学院作为全校兼具专业课教师与公共课教师的文科二级学院,在深化新时代教师评价改革中面临双重瓶颈,专业型教师与非专业型教师发展诉求差异显著,专业型教师需强化产教融合与科技服务能力,而非专业型教师则面临价值认同受限,亟需探寻文科教师分类评价的实施路径。

二、主要举措:以“五抓”为纲,党建引领业务深度融合

外语学院以党建为引领,将分类评价改革作为提升教育质量、激发人才活力的关键着力点,将“五抓”理念贯穿改革全过程,实现党建与业务双向融合,确保改革落地见效。

(一) 抓思想:党建铸魂凝聚改革共识

学院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将思想引领作为改革前提。通过“思想-组织-机制-示范”四维党建融合体系,开展多层次思想动员。

全覆盖政策宣讲:召开专题学习会5场,系统解读《加快建设教育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25 - 2027年)》《专任教师分类评价管理实施方案》《学校党委、行政工作要点》《部门年度目标任务书》等文件,覆盖全体教职工,引导教师树立科学评价观。

全身心党群对话:支部委员牵头开展“我为申本做贡献”大讨论、“一对一”谈心谈话32人次,收集建议意见,充分听取党员教师对政策的疑虑、顾虑和建议,积极解答与修订,及时化解教师思想负担。

全过程民主决策:建立“前期调研听取意见→党政联席定基调→初稿方案制定→多轮广泛征询意见与修订→方案定稿→教代会分组讨论→收集意见与修订→方案通过”的闭环流程。采取制度解答分层推进,从“支委—中心组扩大—教代会代表—全体教职工”,充分了解制度设计目标和可行性后,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分组解答与宣传,聚焦目标,凝聚共识。

(二) 抓队伍:党建强基建强师资队伍

学院以分类评价为抓手,通过党建整合资源,打造多元化教师队伍。

组织协同攻坚:党政工团多管齐下,党政班子牵头统筹,学院办公室负责实施,党支部推动政策落地,分工会保障教师权益。针对专业与非专业教师的差异诉求,分层分类设立教学主导型(侧重基础教学与教改)、科研主导型(侧重科技服务)、社会服务型(侧重产教资源转化),精准适配双轨特色。

党员示范引领:党员教师积极调研外语微专业建设、跨境电商转型发展,率先申报社会服务型、科研型岗位,率先实现由传统教学型向适应新时期产教融合发展特色外语转型。

队伍分类赋能:构建“达标赋值、超额转换、叠加累进”评价考核机制,省部级及以上的科研与教改成果可按比例互通转换,企业横向技术服务、社会服务可转换为教学改革工作量,引导教师根据特长选岗。

(三) 抓落实:党建压实主体责任

学院以组织优势压实责任,确保改革从“制度设计”转向“实践成效”。

健全执行机制:《外语学院专任教师岗位分类评价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类岗位的指标权重、评价周期及流程,建立了三级监督体系,学院党政联席牵头成立分类评价工作小组,审核评价结果,党政教学工团各条线负责开展日常数据整理,教师个人及专业团队进行复核,确保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数据赋能减负:针对现行办法拟于今年秋季开展试运行,建立“分类评价试运行个人成果基本信息数据库”,缓解教师对考核压力的焦虑,同时进一步优化实际运行中需完善的环节。

(四) 抓关键:党建破解核心难题

精准画像解心结:针对教师担忧任务无法达标的问题,领导班子联合专业主任开展分类画像模拟前测。基于去年实际数据,为教师提供一对一数据分析,同时分析教师的优势,完成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给教师吃定心丸,通过心理疏导和团队帮扶消除顾虑。

多元成果互通平台:通过制定《外语学院教学改革工作量认定标准》,补充外语教师在教改中已做出努力和贡献但未被纳入校级教改的认定范畴,构建“院级培育—校级提升”的阶梯式成果提升路径;同时《外语学院公共事务统计表》梳理抓取近三年外语教师在公共事务领域的工作和贡献索引,方便对标,引导教师提升公共服务意识。

(五) 抓少数:党建激活骨干力量

发挥“关键少数”作用,通过党建传导动力。

党员骨干带头:组建“困难帮扶队”,由支委、专业/学部主任、党员教师帮扶困难教师,在科研任务中开展“清零”工程。开展产教融合学部专题调研,引导民主党派教师积极献言献策,分享转型经验,带动群众教师主动对标,形成良好氛围。

团队辐射效应:建立“支委→中心组→教代会代表→全体教师”传导链,骨干教师以团队为单位将宣传动员融入日常教师思想政治学习和教研活动等工作中。

三、经验启示:党建业务双融合

(一)根本保证: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将党的教育方针转化为评价改革的方向盘,确保改革服务教育强国和强市战略。

(二)关键路径:党建与业务深度双向融合党小组设在专业或学部,党员联系群众覆盖全部教师;将产教融合、课程思政等纳入党员先锋指数考核。

(三)创新突破:分类评价驱动产教升级以评价改革推动教师能力重构,打造“外语+技术”“教学+服务”双师双能型队伍,破解文科专业产教脱节难题。  

(四)长效根基:教师发展为中心建立“评价-反馈-优化”闭环,通过动态转换机制、成果蓄水池等设计,让教师“成长有通道、付出有回报、转型有支撑”。

在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时代浪潮中,教师评价体系改革是学校提升教育质量、激发人才活力的关键着力点。外语学院以党建领航“五抓”举措,实现分类评价从“被动改革”到“主动创新”的探索,以期为高职院校文科专业破解产教融合难题提供新思路。下一步,外语学院将重点探索不同类型教师的成果动态认定机制,为分类评价顺利实施落地保驾护航。(供稿:外语学院)


版权所有©best365·官网(中文版)登录入口   Copyright © 2007-2020. All Rights Reserved